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息影轩

芸窗近日无人到,坐看玄云吐翠微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苏轼<新岁展庆帖>  

2017-01-30 15:49:01|  分类: 苏轼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天干地支表 - 清茗半盏 - 息影轩

        《新岁展庆帖》,北宋苏轼书。纸本。纵30.2厘米×横48.8厘米。正文行书十四行。款署“轼再拜,季常先生文阁下,正月二日。”应作于元丰四年(1081年),苏氏时年四十六岁。

        此帖信手写来无拘无束,横竖斜直,率意而成,挥洒自如,姿态横生。笔力雄健,骨劲肉丰,更可展示作者的书法风格。曾经明项元汴,清安岐、清内府递藏。原帖藏北京故宫博物院。有影印件行世。

苏轼新岁展庆帖 - 清茗半盏 - 息影轩
【释文】
        轼启:新岁未获展庆,祝颂无穷,稍晴起居何如?数日起造必有涯,何日果可入城。昨日得公择书,过上元乃行,计月末间到此,公亦以此时来,如何?窃计上元起造,尚未毕工。轼亦自不出,无缘奉陪夜游也。沙枋画笼,旦夕附陈隆船去次,今先附扶劣膏去。此中有一铸铜匠,欲借所收建州木(此字旁注)茶臼子并椎,试令依样造看兼适有闽中人便。或令看过,因往彼买一副也。乞蹔付去人,专爱护便纳上。余寒更乞保重,冗中恕不谨,轼再拜。季常先生文阁下。正月二日。  另纸行书:子由亦曾言(此字旁注),方子明者,他亦不甚怪也。得非柳中舍已到家言之乎,未及奉慰疏,且告伸意,伸意。柳丈昨得书,人还即奉谢次。知壁画已坏了,不须怏怅。但顿着润笔新屋下,不愁无好画也。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正月初二,是北方的男人们比较辛苦的一天。在不少地方,这一天被称做“姑爷节”,根据习俗,姑爷们这一天要陪着媳妇回娘家,给岳父岳父拜大年。很多好玩的故事,都会发生在这一天。

不过,这个习俗不是各地通用,也不是古已有之的。比如在北宋,在黄州,大概是没有这个习俗的。在被贬黄州的转年,1081年的大年初二,苏轼(此时还未号东坡)写下了这个著名的帖子——

        此帖全名《新岁展庆帖》,是苏轼写给好友陈季常的一封信札。信中,苏轼告诉陈季常,他们的好朋友“公择”即将造访黄州,过完正月十五出发,估计月底能到,苏轼于是请陈季常届时过来一聚。

        在信中,苏轼还向陈季常借用茶臼子,后人据此帖,认为苏轼对茶很有研究,也很讲究。不过,这不是我关心的内容,我感兴趣的是,此帖中涉及的人物,有很好玩的故事。

        比如收信的陈季常,就是个很有意思的人。在男尊女卑的年代,陈季常是爱老婆的典范。

        据记载,陈季常非常好客,朋友来了,常常要叫几个歌伎作陪。时间一长,他老婆柳氏就怒了,在隔壁挥舞棍棒,大喊大叫;这边不堪其扰,自然就散去了。此时陈季常便面有难色,一边送客,一边赔礼,这情景苏轼看在眼里,笑在心里,遂作诗一首打趣他:“龙邱居士亦可怜,谈空说有夜不眠,忽闻河东狮子吼,柱杖落手心茫然。”

        河东狮吼,就是从这里来的。   明明是爱老婆,却被认为是怕老婆,这对好男人陈季常是不公平的。而且,他老婆柳氏也很够意思,为了爱情,她没有当面大喊大叫,而不惜在隔壁自毁形象,这样的好女人,即使现在也不多了。    

        信中提到的另外一个人“公择”,他的名字叫李常。他也是苏轼的好朋友,当然更重要的是,他是黄庭坚的舅舅。假如不是他的极力推荐,黄庭坚想成为苏门弟子,恐怕没那么容易。要知道,黄庭坚和苏轼相交一直是书信往来,他们通了十年信,才第一次在东京汴梁相见。    

        《新岁展庆帖》的书法,其实没什么好说的。照例是苏轼的典型风格,只是较之后来的沉厚凝重,多了几分潇洒跳脱,有人认为,这是苏轼书法转型期的代表作品。    此时,苏轼的生活也面临转型:开春之后,军营废弃的几十亩地即将归他耕种,那个叫“东坡”的地方,从此便要姓苏了……


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759)| 评论(4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