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息影轩

芸窗近日无人到,坐看玄云吐翠微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吴瑛品读《祭侄文稿》  

2017-10-11 09:41:31|  分类: 时论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天干地支表 - 清茗半盏 - 息影轩

博客日志版式 - 清茗半盏 - 息影轩

博客日志版式 - 清茗半盏 - 息影轩

吴瑛品读《祭侄文稿》 - 清茗半盏 - 息影轩

        2015年春晚,莫文尉一首《当你老了》,娓娓道来,大屏上是老树的画。一下子引起围观。老树的画,民国长衫男人,连面孔都不画出。一会儿看山,一会儿看云,和画绝配的是几句小诗:

人世太多废话,投契不须多言。

相逢淡然一笑,留连春风花前。

        这是诗么?颠覆传统了。

        再翻他的其它:


        凉亭下,一长衫男人,袖手闲坐,一只肥猫,肥硕的屁股,朝着观众,小诗是:

不屑与世相争,平然淡泊此生。

心存一个闲梦,其它随了秋风。


之后老树的微博粉丝就一发不可收拾了。全民掀起画画写诗的热潮。

其实,画画和书法一样,画什么内容,才可以体现出你的水平与见地,才能让你的画和书法脱颖而出,一直是每个书家和画家的困惑。

吴瑛品读《祭侄文稿》 - 清茗半盏 - 息影轩

        这在古代不用纠结。说这个祭侄文稿吧。说的是颜的侄子,季明。当年就很出色,年纪轻轻,木秀于林。偏偏遇上安史之乱,他父亲和他陆续遇难。颜是长辈,他当时也是朝廷命官,他幸免一死。平定叛乱之后,得以用棺木把侄子和自己的哥哥盛装带回故乡。

        祭侄文稿就写于这个背景。国恨家仇,白发人送黑发人。人世艰难,种种激愤,奔于笔下。写这个的时候,他并没有想到要流芳百世,要供后人瞻仰,要被排名第二,只是由着胸中一团火,喷于纸上。

        评论书法作字,向有字如其人之说。鲁公一门忠烈,生平大节凛然,精神气节之反应于翰墨,《祭侄文稿》最为论书者所乐举。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笔,以圆健笔法,有若流转之篆籀,自首至尾,虽因墨枯再蘸墨,墨色因停顿起始,黑灰浓枯,多所变化,然前后一气呵成。

        《祭侄季明文稿》既是起草文稿,其中删改涂抹,正可见鲁公为文构思,始末情怀起伏,胸臆了无掩饰,当是存世鲁公手书第一名墨迹。

        这一段我是直接摘录来的。文稿长此以往,解读者甚众,有很多信息,需要重申。

吴瑛品读《祭侄文稿》 - 清茗半盏 - 息影轩

        看文稿里,很多删改涂抹,后人学书法,好的没学到,学到了这种任性非为,似乎不这么涂抹都不叫书法。

   其实,这些都是表象。颜正卿镇压叛乱时,他也在的,这个侄子担当的就是两地联络的职责,后因贼臣不救,孤城围逼,父陷子死,巢倾卵覆,事后颜曾派另人善后,仅得杲卿一足、季明头骨,乃有《祭侄文稿》之作。则鲁公在援笔作文之际,抚今追昔,萦纡忿激,血泪交进,悲愤交加,情不能自禁。颜真卿此文,正义凛凛,有不忍卒读之感。如果写于这个时候的作品,还能条分缕析,还能纤尘不染,还能一字不错,那这人冷血得就不是一点半点的可怕了。那你后人再学书法,你会有什么事情惨烈程度可以与这个相比,你可以发狂发癫乱涂乱抹?

吴瑛品读《祭侄文稿》 - 清茗半盏 - 息影轩

    因为颜正卿并没有去想着创作作品,也并没有想着这个会在书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才有了这幅浑然天成的佳作。曹宝麟谓:“他们正是在无心于书的创作状态下任情恣性地挥洒,才不期而然地达到了最佳的感人效果”。

    这段话很耐寻味。

吴瑛品读《祭侄文稿》 - 清茗半盏 - 息影轩

   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是醉后所书。醒来再要写出那样境界,竟是很难了。很多人听说我们写字不喝酒,就觉得惋惜,一定得喝酒啊,要不怎么能写出天下第一行书?

    那天下第一行书是喝得烂醉就可以写出来了?祭侄文稿也得遇上家仇国恨才能涂抹出?随意便是佳品,是不是我们就要随意些,就能写出传世之作。

    肯定不是。一直说一个笑话,一个秀才写文章,绞尽脑汁,后来看到女人生孩子,很羡慕,“你那是肚子里有啊!”所以,也只有王羲之,醉后才能写出兰亭序,不写字的人,莫说大醉,醉死了也没有用。

吴瑛品读《祭侄文稿》 - 清茗半盏 - 息影轩

        十多年前,韦斯琴,凭着一手小楷,全国屡获大奖。她是用小楷,写自己的散文,犹如一股清新的风,吹进了壁垒森严的书法殿堂。她的文字,颇像冰心。题材选取极多那种爱满天下的类型。然后用小楷,从容抄来,书毕,角落上寥寥画上几笔,或兰叶草草,或水仙卓然,自是清丽可人。可以肯定,那些文字,帮了她大忙。她的散文,抄到纸上,颇像一群不谙世事的小姑娘,从村里涌到城里,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,看什么都新奇,叽叽喳喳私语不停。

吴瑛品读《祭侄文稿》 - 清茗半盏 - 息影轩

        韦斯琴之后,很多人就书法内容进行各种探索,终不如她的来得彻底和震撼。这个很可以理解。多数人还只是停留在学书法的层面上,而祭侄文稿,不是学书法。是书法为他所用。是他用书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。他不是个书法家,他也会奋笔疾书。只是很凑巧,他的字,功夫了得,他又那么需要强烈地抒发自己的内心,于是,有了祭侄文稿。

        书法会走向何方?

        电脑的普及,不会使书法消亡。但是书法的实用功能大大降低,恰是不争的事实。

        当年先生遇到我,一曲《水调歌头 望农场》,一手惊为天人的硬笔字,让我没做任何挣扎就投了降。只是,很多年,再没见他为老婆写下片言只语了。

        还是希望书写者,在创作书法作品时,内容与形式,能有高度的融合,这条路,确实会很难。但是一定要走。

        就像老树。

        今天又来了:一幅墨白的画,远山,近帘,圆桌,戴帽的男人坐着。配小诗:

中秋之后又降温,新知旧梦了无痕。

鉴湖女侠今何在,秋风秋雨愁煞人。



作者简介:

吴瑛品读《祭侄文稿》 - 清茗半盏 - 息影轩吴瑛

吴瑛

笔名:远音尘。女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


出版有散文集《不是每场相遇 都会恰逢其时》《生命是场博弈 过程便是奖赏》。长篇《情敌宝贝》《还是相信爱情》《婚姻蚌壳》《女网商》。

现专攻书法,文化散文《风烟俱净》完稿中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★   【点击此处查看文章来源】  
 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924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